《艺术学院关于召开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说明反馈相关活动》的研讨

本次会议主题是“《艺术学院关于召开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说明反馈相关活动》的研讨”,与会教师根据专业开展服务地方的方案细化各抒己见,具体如下:

任伟老师:我们艺术学院与其它工科专业相比专业特点显著,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及职业定位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学生从在校期间的学习创作到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一直延续对所学专业的强烈热爱、尊重及执着追求。他们的职业理想并不仅仅限于走向学校、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较稳定的事业发展平台,更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自始至终从事广告制作、自由插画师等与设计有关的一切工作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这种特色鲜明的就业状况为我院的就业工作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和不一样的挑战,因此学院努力探索、深入调研、反复实践,逐步建立适应我院专始,我院根据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就业扶持制度,继续踏实、用心、有效地推进艺术学院的就业工作,力争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获得满意的职业归宿。根据专业特点、发挥我院专业优势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体系。

王爽老师:“艺术就业力”有别于就业率,包括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竞争力”;牢固树立就业工作队伍的服务意识以提升就业工作专业化水平及“辅导力”;不断开拓优质市场资源与灵活招聘形式以增强就业“市场力”;积极探索新媒体在就业工作中的使用方法以迅速增强就业“信息力”;进行专业化、常规化、透明化的就业调查分析增强就业“研究力”。旨在将上述就业力量有机整合,整体促进我院就业工作的先进性、专业化和科学化。

1)由追求就业率数字转向扎实的“竞争力”培养。就业指导教师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成才观。逐步联动教学部门加强对毕业生道德品质、专业能力、交往技巧等所构成的整体素质的关注,例如我院举行“毕业做什么?”的新老毕业生座谈会。进行举行榜样力量宣讲会,充分调动校友资源以助力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2)紧跟社会发展形势迅速增强就业“信息力”。近期正在探索新媒体在就业工作中的使用方法,希望今后除了利用就业指导网站、邮件、短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发布招聘信息外,探索利用学生新型传播手段发布就业信息,讲求信息的到达率、针对性与适应性,并通过就业信息的漫渗透引导学生对就业的关注。
3)由单纯的双向选择式求职转向多元“市场力”培养。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增强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院与省内外多个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计划,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获取社会实践经验开辟渠道,最终提供诸多高质量、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
4)逐步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与“辅导力”。就业辅导员对就业政策、技巧的熟悉领会和宣传说明能力,从队伍建设上给予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工作以坚实保障。

王朝辉老师:调研了摄影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说明,毕业生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排在前5 位的是依次是:“符合兴趣爱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学以致用”、“收入高”和“单位在大城市”,且最终调查结果显示, 47.7% 的毕业生所学专业和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相关。毕业生,都将“符合兴趣爱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学以致用”排进最看重因素的前3 位。对专业与职业相关程度的要求,是我专业毕业生求职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并非收入、地域等其它衡量指标。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面对所学专业不是社会热门专业因而招聘需求量较小的形势下,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坚守艺术生涯的原因。

孙露老师:从两个方面分析阐述。

(一)效果与体会。调查实践是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调查中真实得知近年大学生的教育和工作状态,也了解用人单位对其的看法。现在所有的大学基本都无一例外的变为了专才。毕业生大部分都认为学校学习时理论知识过多,而实践知识严重不足。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大多数则表示如今并非过于看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取而代之的是更注重毕业生的人品与个人道德操守。
(二)建议和对策。我认为教改革中,并不能把大学生的质量也改了。应把如今大学的专才教学转型为通才教学。因为如今社会更容易接纳通用型人才,所以在国外并无专业不对口这一说。其实很多工作知识都并非在学校学得到的而是在进入社会与岗位后的2到3年内所学的才是最为重要。那为何高校不能大量的培育通用人才。而大学生本身应注意修练自己的品德品性,入职后注意自己的个人职业道德与操守。用人单位应给众多毕业生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红动中国校企老师:相对于企业来说,企业需要的是能力全面发展、责任心强、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人,趋于企业对就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普遍感觉:良好占50%,由此可知企业对就业大学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所存在的问题:就业意识很好、就业准备一般、思想准备不足、没有就业意识、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没做准备。调查显示:就业准备一般占61.5%,思想准备不足占38.51%。对比而知,现在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可质疑。现在企业单位,很多新鲜的血液都来自大学高校,而企业的文化又影响着就业人士,企业文化要求企业普遍需要的人才类型有:成绩优秀、技能很好、适应力强的人占80.8%:口才好、有工作经验的占38.5%。所以对于就业的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

张漪院长:对我院近年来学生就业工作的反思。毕业前景不容忽视,毕业生就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今后的招生工作。所以要充分重视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市场机制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工作应当主动的去适应市场发展,而不是被动地要市场来适应我们。要发挥人才市场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牵线搭桥作用,加强与人才市场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人才市场面向各类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系统性的专业化人才服务,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还可为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代理招聘服务。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一线实习和工作,要让学生树立下线锻炼是将来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像抓入口那样重视出口问题,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员,确保这项工作正常运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