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百家之长 融一己之新 ——影视与录音系召开落实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教育会议
2021年3月17日,影视与录音系召开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学习会议。系主任带领教师们深入学习夏校长建设形神兼备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指导精神。
会上,系主任朱佩佩强调夏校长高屋建瓴、抛砖引玉,我们更应趁热打铁,学习贯彻。影视与录音系进行了建设实践课程体系的讨论,并安排徐阳及王海漪两位老师,发表关于其之前在北京电影学院和武汉传媒学院任教时实践课程建设的相关经验。
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教育会议
徐阳老师热情分享了自己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影视特效合成》这门课的特点:
一是在教学思路设计方面,整体教学思路围绕创作展开,大四学年可以申请毕业联合作业,该作业由本专业学生主创可以联合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完成创作作品。该作品学院提供5-10万(10分钟为限)的拍摄经费和必要的拍摄设备。作品是检验学生和老师的教学成果,而拍摄作品的过程更展现老师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所以毕业联合作业是非常具备全方面考察教学成果的活动。
二是在教学方面,徐阳老师围绕所教的课程《影视特效合成》进行分析,该课程特点将实拍和数字技术紧密结合。学生会详细学习绿幕的拍摄技巧和软件技术,在绿幕背景下将学生本人作为拍摄主体,然后将自己合成到电影镜头中,这种方式既考查学生对于镜头的把握能力又锻炼学生的软件合成技术,例如在最终完成作业的镜头中要将主体人物和镜头画面有机结合,在色彩、比例、透视、运动上达到一致。
三是在教学素养方面,学生需要具备编程基础,这门课程选择主流的艺术家编程软件Processing进行讲解、学习。今天是数字艺术更多是由计算机实现,掌握基础的编程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该编程语言可以达到可视化的编程效果,让学生在了解数字技术底层算法的同时,对计算机视觉艺术进行探索。
四是在社会实践方面,社会实践是学生到特色地方进行实习采风,针对不同的专业特色完成课时作品。比如北电16级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选择西安的白鹿原,那里有非常深的文化背景,所以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完成作业,例如重新撰写或修改《白鹿原》剧本然后进行拍摄,成片。不仅让学生对当地的文化有一个了解,对影视艺术也能更近距离的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接着,王海漪老师分享了武传摄影系的教学特点。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掌握专业技法为目标,设定培养三层金字塔式目标。首先,培养摄影家及及艺术家,其核心是对摄影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摄影教育。其次,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图像工作者和摄影工作者。再次,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像表达和解读影像的能力,并能运用摄影进行思考。
二、实践课与采风课为学生们提供学习热情。
从实践课程来说:学期末根据本学期学习专业课程进行实践课堂教学。教师提供拍摄主题后定期进行集合检查作品进行指导,持续2-3周实践课程,为本学期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性作品。
从学生采风课程来说: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采风教学,选择合适课程拍摄主题及内容的拍摄路线,教师带队,进行1-2周的采风课程,学生最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作品创作。
汪文泉老师发言: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是循序渐进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并运用教学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朱佩佩主任根据徐阳老师、王海漪老师和汪文泉老师的分享进行了总结,两位老师的分享为我系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经验,我系会立足特色夯实基础,更好的办好有威尼斯9499特色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及录音艺术专业。跨学科教学,跨领域指导,校级资源整合,教师合作等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我系尚秋老师及单婧老师的合作则体现了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在实践课程《商业短片创作》的教学中,以古琴为选题,两位老师分别带领同学到校外进行实践,形成了小组教学的模式,将音乐领域和影视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了一起。正是创新教学方法的体现,学生也在实践中体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影视与录音系在融洽的交流中结束了本次会议,会议结束,但应用型本科大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研讨不会结束。系主任说我们还是要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我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也是不断上升的,而且呈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商业短片创作》课程实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