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临近-谨防电信诈骗
近期电信诈骗事件屡屡增多,临近十一假期全体师生注意防范电信诈骗,接下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
1.虚拟网站投资理财的一定是诈骗。
2.兼职刷单高额返利的一定是诈骗。
3.网上交友推荐投资的一定是诈骗。
4.公检法电话让汇款的一定是诈骗
5.虚拟货币高额收益的一定是诈骗。
6.代办信用卡先交钱的一定是诈骗。
7.注销贷款影响征信的一定是诈骗。
8.冒充客服主动赔付的一定是诈骗。
9.假冒领导熟人借钱的一定是诈骗。
10.虚假博彩十赌十输的一定是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三不原则: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应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未接的可疑电话以及短信提供的陌生电话号码。
2、不透露。要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立即拨打110求助并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3、不转账、不汇款。民警特别提醒市民:遇到可疑情况要多与亲戚、朋友商议,并及时拨打公安机关、金融等部门的常用进行多方查证核实。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
一、遇到短信诈骗怎么办
如果遇到短信诈骗,应该及时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交易记录、交易界面截图等,然后向网络警察或者是到派出所报案。
也可以直接拨打报警电话,把骗子的手机号码、微信号、QQ号码、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告诉警察,警方会马上冻结相关账户,全力帮助受害者追回损失;要网上报案的,可以登录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报警。
另外,还可以上网登录“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举报,提交相关举报内容和证据材料,比如:网址、截图等;最后,还可以登录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或者其官方微博进行举报。
二、诈骗知道个人身份信息怎么办
诈骗知道个人身份信息可以直接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报失,并补办新的身份证。
有在派出所的挂失和补办程序,一旦出现意外,就能向公安机关解释清楚。
电话诈骗常用的几种诈骗方式有:
1、冒充熟人打电话。嫌疑人主动拨打事主电话,并让事主凭听到的声音猜测他是事主某位朋友或亲属,常说的话是“我是谁?”。取得事主信任后,嫌疑人以其在途中遭遇意外或者家人生病急需用钱为名,让事主汇钱到其指定的账号。从侵害人群看,多为企业管理者、公司职员为主。
2、打电话进行恐吓。作案手段与冒充熟人诈骗基本相似,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手机,称事主得罪他人并以要对事主进行人身伤害相威胁的方式进行敲诈,侵害目标无固定对象。
3、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此方法利用被害人对公检法的畏惧心理,来一步一步实施诈骗,通过说你欠费,然后说涉及重大经济诈骗或者犯罪,进一步恐吓被害人,使被害人心理畏惧导致提供个人资料进行诈骗。
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如下:
1、出门在外不要随便扫商家做活动的二维码,易泄露个人的信息。
2、不要随便让陌生人用自己的手机,收到不良信息时,快速向运营商反应,如果发现异常就及时报警。
3、不要在公共场合去连接免费的上网信号,易泄露个人的信息。
4、收到快递一定要把快递单号撕掉,尽最大的努力不要让个人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