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持续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活动”动员大会的精神,紧紧围绕《辽宁传媒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传媒大学”的发展目标,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大讨论,进一步瞄准目标、精准定位、找准方向、形成共识,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实现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奠定坚实基础。3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研讨会,会议由裴宇星院长主持,学生处陈雪玢副处长参加了会议。

裴院长首先对夏敏副校长的专题报告《精准定位  瞄准目标  找准方向  建设形神兼备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以及《辽宁传媒学院持续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活动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围绕方案指导思想、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进行了全面阐述。并重点就《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活动方案》各阶段的活动内容和工作要求进行了说明。

研讨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围绕夏敏副校长的主题报告和马院的《活动方案》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并结合自己所授的课程进行了交流发言。

林昕老师结合“思修”和“原理”课教学,谈到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和“国风家风”塑造和“家国情怀”的培育。

宋蓓蓓老师结合“概论”课教学,提出“观理学说”,通过强化过程考核,增加课堂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

尹丽娜老师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教学的实践,通过“压力管理”“人格特征”“情绪管理”“寝室关系”“生命教育”系列的学习,打造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要求的健康人格。

刘向维老师结合“纲要”课的教学实践,提出在课堂上老师应避免“一言堂”,应多通过提问互动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王准老师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谈到了自己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分享个人的人生经历,激发“00后”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和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

齐琳老师在谈到各门思政课程在塑造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不同能力素质方面的所起到的作用时说,“原理”课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论”课的学习可以为大学生们更好的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建设国家提供理论基础和政治方向。而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有切身的体会。

李婷婷主任在发言时谈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从而做到与自己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学生处陈雪玢副处长在讲话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门和专业教师在育人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和主战场”的作用,要在“大思政”理念下发挥各自不同的角色,合力育人。

裴院长在总结时对老师们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说:“通过老师们充分的研讨,我们对何谓应用型大学,为什么要建应用型大学?建怎样的应用型大学,如何建应用型大学?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学校类型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有准确的把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共识。我们要把今天的研讨成果融入到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希望我们今天种下的这颗种子,能够在未来生根发芽落地开花,结出硕果!”